复旦大学杜威中心 Dewey Center

复旦-杜威讲座第一期安乐哲教授讲座圆满结束

作者:周靖来源:杜威中心


2017年10月9日至11日,应复旦大学杜威中心邀请,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举行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系杜威中心举办的首期“复旦-杜威讲座”,此次讲座主要围绕杜威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共鸣进行。在第一讲正式开始之前,杜威中心主任陈亚军教授致欢迎词,并向安乐哲教授颁发杜威中心客座教授聘书。


本次系列讲座由杜威中心客座教授李业富教授主持,李业富教授对安乐哲教授的学术经历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经过细致介绍后,讲座便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了。第一讲的主题是“Theorizing ‘Person’ for Confucian and DeweyanEthics: A Challenge to the Ideology of Individualism”。安乐哲教授从爱默生、詹姆斯、米德等人的思想切入对自我的本质的讨论,并进入对杜威自我观念的探究。杜威认为,人的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是在与社会关联的活动中的结果,在此意义上,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事件(event),而非是僵死、既定不变的物件(thing)。在儒家方面,安乐哲教授把“仁”翻译成“individuality”,把礼翻译成“habit”,意在表明儒家思想也强调个体通过关系(association)达成仁。杜威和孔子均在个体与其外在的社会环境关系上来理解个体性或自我。随后,安乐哲教授指出,当中国思想遭遇西方语境时,往往会因为中西学术的不对称性而使得人们往往用西方哲学的语汇来阐释中国哲学。安乐哲教授接着以《论语》等文本,费孝通、唐君毅等学者的研究为依据,进一步基于中国视角,阐述了与主题相关的思想。第二讲以“On the A-theistic Religiousness of Confucianismand Deweyan Pragmatism”为主题,讨论了杜威和孔子在宗教方面的思想。安乐哲教授提及杜威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而杜威则在35岁时停止了去教堂。杜威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宗教和上帝这类概念,他拒绝将对宗教和上帝的定义权交给教会。安乐哲教授指出,杜威在人之间的连接(conntection)和团结(unity)来理解宗教性(religious),反对超验意义上的宗教性。实际上,杜威对宗教、民主、个体性的理解都有着社会性的视角,在个体应对“关系”时,心灵(mind)也应运而生。在谈到儒家思想方面时,安乐哲教授指出,尽管中哲中有“天”这样的超验性的概念,但用Marcel Granet的话说,“中国智慧不需要‘上帝’的理念”,用A. C. Graham的话说,“道”是“不远人”的。仁和礼都应在在个体在一个群体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儒家的“宗教”是以人为中心的。在这一点上,杜威和儒家的思想又发生了共振。第三讲的主题是“Confucious and Dewey: Possible Readings”。这一讲实际上是自由发言性的圆桌会谈。安乐哲教授在对他前两讲的内容进行总结之后,参加讲座的听众自由发言,或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火花。


本次讲座除了吸引哲学学院的师生外,还引起诸多国际友人的浓厚兴趣,提问和讨论相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