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杜威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并曾以“哈佛燕京学者”、“费里曼学者”、“富布莱特学者”等身份访学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匹兹堡大学。
主要学术兴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现象学、中国哲学。
主要研究领域及专长:后分析哲学、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就普特南、罗蒂、布兰顿的新实用主义哲学的内涵,以及古典实用主义与新实用主义之间的学理互动,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用主义研究”以及布兰顿著作的翻译解读工作。
▎著作
1 .《陈亚军:哲学的改造 从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1998年。
2 .《陈亚军:实用主义 从皮尔士到普特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普特南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 年。
4 .《形而上学与社会希望-罗蒂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5 .《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的叙事转换与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年。
6 .《实用主义研究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年。
7 .《匹兹堡问学录——围绕< 使之清晰> 与布兰顿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
8 .主编(与刘放桐合作)《美国思想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出。
9 .主编“美国思想文化译丛”,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出。
10. 主编“实用主义研究”(集刊),人民出版社,即出。
11 . 主编(与刘放桐合作)“杜威选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翻译
1 .《詹姆斯集》(与万俊人合作),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年。
2 .《詹姆斯文选》(与万俊人合作),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年。
3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四卷)( 与姬志闯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 .《布兰顿:“阐明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出。
▎文章
陈亚军. (1994). 论心灵, 意义和实在——J. 哈伦访 H. 普特南. 世界哲学, (1), 77-79.
陈亚军. (1995a). 新实用主义: 美国哲学的新希望?. 哲学动态, (4), 27-29.
陈亚军. (1995b). 真理: 是本质意义上的还是发生学意义上的?── 论威廉· 詹姆斯的真理观.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 27-32.
陈亚军. (2002).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普特南哲学的终极命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50-57.
陈亚军. (1995c). 道德的客观性何以可能?── 评普特南的道德客观性思想及其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歧.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 45-52.
陈亚军. (1995d). 新实用主义:美国哲学的新希望?. 哲学动态(4), 27-29.
陈亚军. (1996). 平等的价值——普特南其人及其《 多面实在论》. 开放时代, 5, 016.
陈亚军. (1997a). 论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在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 22-28.
陈亚军. (1997b). 论罗蒂的 “后哲学文化” 设计. 开放时代, 2, 008.
陈亚军. (1997c). 西方哲学病的诊治者──罗蒂反基础主义理论释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26-32.
陈亚军. (1999a). 我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之争.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6).
陈亚军. (1999b). 重新认识实用主义. 开放时代(5).
陈亚军. (2000a). 论普特南科学实在论立场的转变. 哲学研究, (2), 63-68.
陈亚军. (2000b). 我国目前哲学学风与哲学教育的几个问题. 现代大学教育(1), 81-83.
陈亚军. (2000c). 论普特南对事实/价值、科学/伦理学二元分割的否定. 学术月刊(12), 15-21.
陈亚军. (2001a). 论普特南后期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的转变. 哲学研究, (2), 52-58.
陈亚军. (2001b). 意义何以可能?–普特南的新语义学理论读解. 自然辩证法研究,17(6), 18-23.
陈亚军. (2001c). 哲学学风和哲学教育. 开放时代, 9, 015.
陈亚军. (2001d). 分析哲学, 实用主义与哈佛传统——美国哲学家盖瑞· 艾伯思访谈. 开放时代, 12, 008.
陈亚军. (2001e). 我观美国哲学的现状——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第97届年会侧记. 哲学动态(4), 15-16.
陈亚军. (2002a).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普特南哲学的终极命意.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50-57.
陈亚军. (2002b). 新实用主义鸟瞰. 江海学刊, (5), 193-200.
吴锵, & 陈亚军. (2003a). 对弗雷格《 论意义与所指》 中 “=” 的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6(1), 39-41.
陈亚军. (2003b). 胡克: 马克思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广东社会科学, (3), 139-145.
陈亚军. (2003c). 普特南与罗蒂的对话: 实在论能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世界哲学, (1), 70-80.
吴锵, & 陈亚军. (2003d). 对弗雷格《论意义与所指》中“=”的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1), 39-41.
陈亚军. (2004a). 哲学的教育与 “不可教” 的哲学. 江苏社会科学, (4), 40-43.
陈亚军. (2004b). “问题与主义”: 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 江淮论坛, (6), 78-84.
陈亚军. (2004c). 杜威对于传统哲学的分析和改造. 南京社会科学, (8), 17-22.
麦克莱伦, & 陈亚军. (2005a). 历史与现在: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世界哲学, (1).吴锵, & 陈亚军. (2005b). “1”是什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8(6), 81-85.
陈亚军. (2006a). 杜威心灵哲学的意义和效应.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42-48.
陈亚军. (2006b). 心灵存在何以可能?——杜威-米德的心灵发生学探讨. 文史哲, (6), 126-132.
陈亚军. (2007a). “心灵” 是如何被解构的?——谈实用主义对 “心灵” 的改造. 南京社会科学, (12), 17-22.
陈亚军. (2007b). 没有形而上学的伦理学.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7), 55-57.
陈亚军. (2008a). 非形而上的伦理学何以可能?——论罗蒂新实用主义道德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
陈亚军. (2008b). 皮尔士对于心理主义的符号学批判及其实用主义效应. 江苏社会科学, (2), 9-14.
董山民, & 陈亚军. (2008c). 罗蒂的 “自我” 观及其政治意蕴. 南京社会科学, (4), 12-18.
陈亚军. (2008d). 功能主义错在哪里——论普特南的反功能主义及其与罗蒂的分歧. 学术月刊(3), 57-63.
陈亚军. (2008f). 实用主义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陈亚军. (2008g). 论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宗教观. 广东社会科学(6), 72-78.
陈亚军. (2009a). 普世伦理: 后验性及其原因. 哲学研究, (8), 109-114.
陈亚军. (2009b). 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 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24-31.
陈亚军. (2009c). “心” 的祛魅——论罗蒂的心理学唯名论. 学术月刊, 41(3), 42-47.
陈亚军. (2010a). 德国古典哲学, 美国实用主义及推论主义语义学——罗伯特· 布兰顿教授访谈 (上). 哲学分析, 1(1), 170-177.
陈亚军. (2010b). 分析哲学, 存在主义及当代美国哲学家——罗伯特· 布兰顿教授访谈 (下). 哲学分析, 1(2), 168-173.
希拉里·普特南, & 陈亚军. (2010c). 影响我的十二位哲学家. 哲学分析,01(1), 158-169.
陈亚军. (2011).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关于道德生活的哲学断想. 南京社会科学(10), 52-57.
陈亚军. (2012a). 将分析哲学奠定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米. 哲学研究, (1).
陈亚军. (2012b). " 世界" 的失而复得——新实用主义三大家的理论主题转换. 中国社会科学, (001), 27-47.
陈亚军. (2012c). 社会交往视角下的“真”——论布兰顿的真理回指理论.哲学动态(6), 88-93.
陈亚军. (2013). 意向、理由与行动——兼论实用主义的相关主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陈亚军. (2014a). 知行之辨: 实用主义内部理性主义与实践主义的分歧与互补.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5), 34-49.
陈亚军. (2014b). 古典实用主义的分野及其当代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 (5), 60-80.
李林, & 陈亚军. (2014c). 自我、社会与道德——米德伦理学思想刍议. 南京社会科学(3), 69-73.
陈亚军. (2015). 作为 “居间者” 的实用主义——与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 学术月刊, 47(7), 5-12.
陈亚军.(2016).哲学不是一个有终解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报. 006.
陈亚军. (2016). 实用主义硬核及其中国回映. 社会科学, (4), 108-115.